我國古代的太陽月亮出沒方位與定時口訣都有什么
時間: 2010-12-20 16:44 來源:農(nóng)歷網(wǎng)

一.太陽出沒方位與時刻:“正九出巳入庚方,二八出兔入雞場,三七出甲入辛地,四六生寅入戍方,五月生艮屬乾上,仲冬出巽入坤方,唯有十與十二,出辰入申細(xì)推詳”。即是太陽每日出沒方位,正月九月出巳入庚,二月八月出卯入酉,三月七月出甲入辛,四月六月出寅入戍,五月出艮入乾,十一月出巽入坤,十與十二月出辰入申。
二.月亮出沒方位:“三辰五巳八午升,初十出末十三申,十五酉時十八戍,二十亥上記其辰,二十三日子時出,二十六日丑時行,二十八日寅時出,三十加末卯上輪”。即是初三、四日辰時,初五、六、七日巳時,初八、九日午時,初十、十一、十二日末時,十三、十四日申時, 十五、十六、十七日酉時,十八、十九日戍時,二十、二十一、二十二日亥時,二十三、二十四、二十五日子時,二十六、二十七日丑時,二十八、二十九日寅時,三十日及下月初一、二日卯。
三.雜論:“太陽一年一周天,任天為不及,一度一歲之積,而恰與天會,故太陽有三道。北道,北至東井去極近,南道,南至牽牛去極遠(yuǎn),東道東至角西至婁去極中,此三道極至于牽牛,則為冬至,極之北至于冬井,則為夏至,南北極中,則為春秋分,其行西陸謂之春,行南陸謂之夏, 行東陸謂之秋,行北陸謂之冬,所以成陰陽寒暑之節(jié)也”。還有太陰出沒的方位,“其行天之度,一月一周,天與日會辰次之所,以為一歲,十二會得三百五十四日,九百四十分,月之三百四十八分,而與天會,是為一歲。故有九道,黑道二,立冬、冬至出黃道北,赤道二,立夏、夏至出黃道 南,白道 二,立秋、秋分,出黃道西,青道二,立春、春分出黃道東,并黃道,共為九道,故立春、春分從青道,分在甲度,立秋、秋分從白道,分在庚度,立冬、冬至從黑道,分在壬度,立夏、夏至從赤道,分在丙度”。
四.貓眼定時歌:“子、午、卯、酉一條線,寅、申、巳、亥圓如鏡,辰、戊、丑、未棗核形。”
五.定寅時法
正九五更二點(diǎn)徹,二八五更四點(diǎn)歇,三七平光是寅時,四六日出寅無別,五月日高三丈地,十月十二四更二,仲冬纔到四更初,便是寅時君須記。
六.日上起時法
甲己還加甲,乙庚丙作初,丙辛從戊起,丁壬庚子居,戊癸何方法,壬子是順行.
七.年上起月法:甲己之年丙為首,乙庚之歲戊為頭,丙辛之歲尋庚上, 丁壬壬寅順行流,更有戊癸何方見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

精品測算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