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農歷臘月三十除夕的習俗一覽,除夕習俗都有什么?
時間: 2019-01-30 16:37 來源:網絡
臘月三十為一年中的最后一天,也是我國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“除夕”,那么2019年農歷臘月三十除夕的習俗有哪些?華易網為您帶來最新內容。春節(jié)是中國最為盛大的節(jié)日,中國的人們也極為重視這個節(jié)日,來2019春節(jié)過年專題了解更多內容。

2019年農歷臘月三十除夕的習俗一覽

(1)祭祖
古時,這種禮俗很盛.因各地禮俗的不同,祭祖形式也各異,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,有的到宗祠拜祖,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,陳列供品,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.漢人祭祖,多半做魚肉碗菜,盛以高碗,頗有鐘鳴鼎食之意.南方人流寓北京的,祭祖尤為隆重,大半是八碗大菜,中設火鍋,按靈位設杯箸,在除夕、元旦、元夜,都將火鍋扇開,隨時換菜.旗族人祭祖,滿蒙不同,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,撤供時炸以香油,蘸以白糖,另有風味.滿洲旗人祭祖,供核桃酥、芙蓉糕、蘋果、素蠟檀香,靜肅異常.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,上元夜供元宵,每日早晚焚香叩頭,獻供新茶.祭祖形式雖各不同,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,上元夜撤供,親朋之至近的,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,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,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,也借此保存了.
(2)接神
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,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(tǒng)一.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,有的到"子正"之時,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,有的則在"子正"之后方接.祭灶后,諸神都回天宮,不理人間俗事,到除夕子時后,即新一 年來臨時,又降臨人間理事.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,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.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,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,至于接何神,神從何方來,要預先查好"憲書",然后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.如辛未年的"憲書"上指示:"財神正東、福神正南、貴神東北、喜神西南、太歲神西南等".按方位叩首禮畢后,肅立待香盡,再叩首,最后將香根、神像、元寶錠等取下,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.焚燒時同燃松枝、芝麻秸等.接神時鞭炮齊鳴,氣氛極濃烈.
(3)踩祟
接神后,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,人在上面行走,噼叭作聲,稱為"踩歲",亦叫"踩祟".由于"碎"與"祟"同音,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.
(4)給壓歲錢
壓歲錢是由長輩發(fā)給晚輩的,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,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,等大家都吃完了,由長輩發(fā)給晚輩,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,好好做人.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,放在他們的枕頭下,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,高呼爺爺奶奶、爸爸媽媽新年快樂,列隊跪拜;
(5)吃年夜飯
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,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,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,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.在北方,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.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、切菜.此時,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,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,小店鋪子傳出的"劈劈啪啪"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,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,此起彼伏,洋洋盈耳,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.
(6)置天地桌
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,是除夕專設之桌.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,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,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,此外,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.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,除共有的掛錢、香燭、五供、大供之外,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,如:"百分",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;"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",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;福祿壽三星畫像等.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,如"百分".有的則須到破五、甚至到燈節(jié)才焚燒.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(tǒng)一,如堂屋地方寬大,可置于屋中,如屋內無地,就置于院中.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,所以傳統(tǒng)民間有此接神習俗.
(7)守歲
中國傳統(tǒng)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,俗名"熬年".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,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,從掌燈時分入席,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.根據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的記載,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. 守歲的習俗,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,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.
(8)放爆竹
當午夜交正子時,新年鐘聲敲響,整個中華大地上空,爆竹聲震響天宇.在這"歲之元、月之元、時之元"的"三元"時刻,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"旺火",以示旺氣通天,興隆繁盛.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,孩子們放爆竹,歡樂地活蹦亂跳,這時,屋內是通明的燈火,庭前是燦爛的火花,屋外是震天的響聲,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.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,贊頌新年的來臨.
(9)貼門神
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.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,掛在人的旁邊,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.傳說中的神荼、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,有他們守住門戶,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.唐代以后,又有畫猛將秦瓊、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,還有畫關羽、張飛像為門神的.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,后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.門神分三類:第一類是"大門門神",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,高約四五尺,寬約二三尺.第二類是"街門門神",多貼小街門上,高約二尺,寬約一尺.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.白左黑右,白善易,黑獰惡,各手執(zhí)槊鉞.第三類是"屋門門神",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,也是黑白二神,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.屋門最多是貼"麒麟送子"像,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,各乘麒麟.這種門神,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,以取吉利,后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.
(10)貼春聯
春聯亦名"門對"、"春帖",是對聯的一種,因在春節(jié)時張貼,故名.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.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,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,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.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.古人在立春日多貼"宜春"二字,后漸發(fā)展為春聯.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,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.據清人陳尚古的《簪云樓雜說》中記載,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,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,以示慶賀.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,后來改寫在紙上.桃木的顏色是紅的,紅色有吉祥,避邪的意思,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.但廟宇用黃紙,守制(服孝未滿)用白、綠、黃三色,第一年用白紙,第二年綠紙,第三年黃紙,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.因朝鮮族尚白,清宮廷春聯用白紙,藍邊包于外,紅條鑲于內.

臘月三十是什么節(jié)日?

臘月三十又稱除夕,中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。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,它與春節(jié)(正月初一)首尾相連。這一天主要的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有祭祖,貼門神,放爆竹,給壓歲錢,吃年夜飯,送財神等。"除夕"中的"除"字是"去,易,交替"的意思,除夕的意思是"月窮歲盡",人們都要除舊部新,有舊歲至此而除,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,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。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,消災祈福為中心。 周、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,皇宮里要舉行"大儺"的儀式,擊鼓驅逐疫癘之鬼,稱為"逐除",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,即小年夜;除夕為大除,即大年夜。
俗話說“命好不如運好”,人的天命已定,惟一能好好把握的便是自己的“運”,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,快使用【精品測算】功能,詳細了解自己的2019年運勢吧!
精品測算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