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卓的名人
時間: 2016-07-12 21:51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卓姓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277位。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56位。

20130705213054_yh2X4.jpg

歷史上部分姓卓的名人

卓氏

生卒年不詳。原為趙國邯鄲(今河北邯鄲)人。其祖父輩經(jīng)營冶煉鐵礦致富,后來秦國打敗趙國,流放富豪,卓氏也在其中。趙國被擄獲的人中,只有卓氏夫婦推車步行到被流放的地方。其他同時被秦車擄獲的趙國人,稍有錢財者,都爭相賄賂秦國負責遷徙的官吏,要求遷到經(jīng)濟較為發(fā)達且與趙國較近的葭萌。但卓氏目光遠大,他說:“葭萌這個地方狹小瘠薄,我聽說汶(岷)山之下有肥沃的原野,長有如蹲鴟形的大芋頭,到了兇年仍不饑荒,人們照常在街市做工經(jīng)商”。于是,他請求遷徙到以產(chǎn)鐵礦著名而尚未開發(fā)的臨邛(今四川邛崍)地區(qū)。到該地后,他利用當?shù)赜胸S富鐵礦資源這個有利條件,結(jié)合自己鼓鑄世家的專長,加之鄰近地區(qū)又是急需鐵工具的少數(shù)民族聚居之處,于是大量招雇廉價勞動力,開采鐵礦,熔鑄生鐵,重操舊業(yè)。因當?shù)卦瓉淼纳a(chǎn)工具十分落后,先進的鐵制工具十分暢銷,往往供不應(yīng)求。再加上當?shù)赝恋胤饰?,可作替代糧食的野生植物豐富,有利于降低成本,故獲利十分豐厚。由于他善于發(fā)現(xiàn)和利用有利條件,終于成為滇蜀一帶的首富,擁有家僮達千人之多,他的田園水池游獵之樂,可與國君相比擬。

卓茂

(?-28),漢學(xué)者。字子康,南陽宛(今河南南陽)人。父祖官至郡守。元帝時求學(xué)于長安,號稱通儒。初被辟為丞相府史,又以儒術(shù)舉為侍郎,給事黃門。遷官密縣令,禮法并施,史稱教化大行,道不拾遺。王莽攝政,解職歸鄉(xiāng)。更始時曾任侍中祭酒。光武帝時征拜太傅,封褒德侯。年七十余卒。

卓文君

西漢文學(xué)家。臨邛(今四川邛崍)人。卓王孫女。善鼓琴,通音律。喪夫后家居,與司馬相如相戀,一同逃往成都。不久又同返臨邛,自己當壚賣酒。她的故事流行民間,舊小說、戲曲曾取為題材。

卓敬

(?-1402),明臣。浙江瑞安人,字惟恭。洪武進士,授戶科給事中,歷任戶科都給事中、戶部侍郎。建文即位,密疏宜徙燕王于南昌,力主削藩。成祖即位,責以離間骨肉,下獄,不屈被殺。學(xué)識淵博,學(xué)宗周敦頤、邵雍,有詩文、遺書傳世。

卓秉恬

(1785-1855),清臣。四川華陽人,字靜遠、靜波,號海帆。嘉慶進士。歷任山東道監(jiān)察御史、奉天府丞、太常寺卿、內(nèi)閣學(xué)士等職,道光十五年(1835)遷禮部侍郎,調(diào)吏部侍郎。繼任順天府尹,兵部、戶部、吏部尚書。二十四年以吏部尚書、協(xié)辦大學(xué)士,授文淵閣大學(xué)士,復(fù)拜武英殿大學(xué)士。

卓羅

(?-1668),清將領(lǐng)。姓佟佳。滿洲正白旗人。巴篤理之子。初襲父世職,官至吏部尚書兼鑲白旗滿洲固山額真。進封二等伯。入關(guān)后,先后隨勒克德渾、孔有德、尚可喜軍征戰(zhàn)于湖廣,敗敵于荊州、長沙、武岡等。順治十二年(1655)敗孫可望、李定國部于辰州,后追擊明桂王至云南??滴跗吣曜?。謚忠襄。

卓人月

明末清初戲曲作家。仁和(今屬浙江)人,字珂月。崇禎貢生。善詩文詞曲。與孟稱舜友善。著《蟾臺集》、《蕊淵集》、《寤歌詞》等及雜劇《花舫緣》。

其他卓姓名人有西漢富商卓王孫;唐名士卓云;宋大臣卓得慶,學(xué)者卓琮、卓立,詞人卓田;明大臣卓爾康,畫家卓迪,學(xué)者卓明卿;清將領(lǐng)卓超、卓洛、卓爾堪,學(xué)者卓天寅,詩人卓燦等。

卓得慶

公元1232年紹定壬辰科進士。

卓間

廣西藤縣人清嘉慶十四年三甲六十四名進士。

卓誠

廣西藤縣人清同治二年三甲六十三名進士。

姓卓的男明星:

卓伯棠、卓在勛、卓翔、卓文耀等。

姓卓的女明星:

卓文萱、卓慧勤、卓立、卓依婷、卓韻芝、卓寶蘭等。

寶寶起名
  • 寶寶姓氏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
上一篇:姓公的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