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姓歷史源于什么?湛姓在中國有多少人?
時間: 2022-08-09 09:44 來源:網(wǎng)絡
湛姓歷史源于什么?湛姓在中國有多少人?中國人的姓氏起源并非只有一個地區(qū),而形成了如今的百家姓,也是時代發(fā)展的結(jié)果。關于百家姓的由來,如何起名字?更多百家姓文化,請關注華易網(wǎng)。

湛姓歷史源于什么?
1、上古夏朝時,有個斟灌氏國,是大禹的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諸侯國,其地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四十里斟灌店。太康失國后,東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稱王。派遣澆率兵攻滅斟灌氏國。原斟灌氏族人為避害,便約定把原國姓斟灌二字合并,各取一半,合成一個湛字,即去斗去雚為姓,遂成湛氏。子孫沿襲,傳延至今,已有四千余年。
這在典籍《百家姓》中有注釋:“湛,系出姒姓,夏同姓諸侯斟灌氏,其后子孫去斗去雚,合二字為湛氏。”
2、源于尹祁氏,出自上古堯帝的第三子大節(jié)之后裔,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。據(jù)文獻《荊州諶氏祖譜》記載:“諶氏為堯之后,封大節(jié)于洛陽,始有諶氏。”大節(jié),是遠古堯帝的第三子,其后裔子孫在西周末期亦稱大節(jié)。大節(jié)在周平王姬宜臼執(zhí)政期間(公元前 770~前720年)為洛陽令,率軍興晉伐戎,恢復周王朝有功,在周平王遷都成周后,被賜與成周之東的諶地即礁陽(今河南洛陽),為礁陽令,遂以封邑為姓氏,稱諶氏。
3、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裨諶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在著名清朝學者張澍所著的《姓氏尋源》里記載:“湛氏,宜出鄭國時期的復姓裨諶氏……五里族盛,析居本邑凡十余處外,徙近而鄰邑,遠而湘黔,皆根本五里。”但同第二個淵源類似的,古代的姓氏學家已經(jīng)把“諶”誤為“湛”。因此,而望出豫章的諶氏族人,早在唐、宋、明、清以來就帶著“湛”之姓氏,源源不斷地遷徙祖國大江南北各地了。
4、源于地名,出自春秋時期居住在湛地住民,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。湛,水名,源出古應國犨縣魚齒山(今河南寶豐),東向流經(jīng)葉縣至襄城縣境之后,匯入于北汝河。湛邑,在春秋初期屬于鄭國,繼而被楚國所占,后又屬于晉國。到了戰(zhàn)國初期,湛邑又屬于韓國。秦國滅韓國之后,在湛邑設置了父城縣,漢朝時期因之。隋、唐時期,湛邑先后被稱為汝南縣、滍陽縣、武興縣、龍興縣等。
春秋、戰(zhàn)國時期居于湛邑的住人,多有以地名為姓氏者,稱為湛氏,其中姬姓、羋姓、贏姓的皆有,其后代沿襲湛氏至今,姓源繁復,不可一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