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姓是如何起源的?姓馮的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?
時(shí)間: 2022-08-23 11:17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
馮姓是如何起源的?姓馮的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?作為一個(gè)中國人,想要了解自己的祖先,就得先了解自己的姓氏,你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幾位,所占人口排行第幾?就這些百家姓文化,華易網(wǎng)都進(jìn)行了分析。

馮姓是如何起源的?

1、出自歸姓,為馮簡子之后。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(shí)期,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著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。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(qū),形成河伯族。進(jìn)入夏朝帝芒時(shí)代,河伯族首領(lǐng)馮夷后人在馮地(今陜西大荔縣)建立了馮夷國,歷經(jīng)夏商周三朝。周初,馮夷國分裂為馮、河宗、邯三國。春秋時(shí)期,鄭國大夫簡子(歸姓)被鄭簡公封于此地,遂以封邑而得氏,為該支馮姓第一人。 
2、出自姬姓,為姬昌之后,系承畢公高,始祖馮文孫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和《廣韻》記載,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后裔畢萬之子追隨晉文公立國,封為魏武子,得封魏地。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(cè)封魏家為諸侯,其后人魏長卿一支受封于馮城(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,一說今陜西省大荔縣)。于是這一支子孫逐步放棄了畢、魏之姓,以邑為氏而改姓馮,史稱馮氏正宗。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,故馮、魏兩姓實(shí)為同一脈族。
3、源于鮮卑族。出自南北朝時(shí)期鮮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,屬于以先祖官職稱號(hào)為氏。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裔孫拓拔穆泰的后裔子孫中,其長子拓拔遂留接續(xù)馮翌侯之爵,后成為代郡穆氏的鼻祖;而在次子拓拔覯的后裔子孫中,有以先祖官爵稱號(hào)“馮翌侯”為姓氏者,漢化稱馮翌氏,后省文簡化為單姓馮氏,逐漸融入漢族。
4、源于蒙古族蓋珠氏。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爾虎部嘎拉珠氏族,屬于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。
5、源于滿族烏蘇氏和富思庫氏。出自明朝時(shí)期女真諸部,屬于漢化改姓以為氏。

姓馮的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?

1、馮姓早期主要分布于今河南、陜西、河北、山西等地;
2、至隋唐,已有南遷至福建省境的。在這一不斷繁衍過程中,形成了許多支派;
3、唐宋時(shí)期,馮氏先后又有兩次大舉南遷,使馮氏分居于中國江南廣大地區(qū),明、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;
4、當(dāng)代,主要分布于中國的廣東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蘇、山東和云南等地。馮姓的人口約有8615萬,占全國總?cè)丝诘?.64%左右。

寶寶起名
  • 寶寶姓氏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(shí)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