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歷詞語:上梁是什么意思
時間: 2017-03-05 16:20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上梁 拼音:[shàng liáng]

32707407_32707407_1396397281625.jpg

黃歷中上梁的解釋:

裝上建筑物屋頂?shù)牧耗?,同架馬。

主要是指安裝建筑物屋頂最高一根中梁的過程。而這里所謂的「中梁」除了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實用上的重要位置外,同時更有其無形的宗教層面的意義。因此,在上梁典禮中藉著梁的作用,來連接廟宇建構(gòu)本身、天地、神靈與宗教人之間的關(guān)系,通書上說:「上梁有如人之加冠?!?

上梁的寓意

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環(huán),時間應(yīng)擇于“月圓”、“漲潮”時辰進行,取合家團圓,錢財如潮水般涌來之意。

上梁時如家人生辰時刻與上梁時辰相沖,必須避諱。上梁前必祭神,祭品有“全豬”(即用豬頭一只,豬尾一根,意即全豬),俗稱“利市”。魚、鵝、豆腐、蛋、鹽與醬油五色或七色,用木制紅漆祭盤,置于供桌上端,其他菜肴廿四碗及南北果品十二盆。貼“上梁欣逢黃道日,立柱巧遇紫微星”之類的對聯(lián)。對聯(lián)用黃或綠色紙,切忌用紅紙。梁之兩端掛紅綢,紅綢下垂清順治銅鈿一枚,取“平安和順”之意。

古代建筑房屋時,在上大梁以前,要舉行一種誦唱“上梁文”的儀式,以祈求根基牢固,誦祝房舍平安長久。明代徐師曾《文體明辨序說》對此有相關(guān)解說:“按上梁文者,工師上梁之致語也。世俗營構(gòu)宮室,必擇吉上梁,親賓裹面(今呼饅頭)雜他物稱慶,而因以犒匠人,于是匠人之長,以面拋梁而誦此文以祝之。其文首尾皆用儷語,而中陳六詩。詩各三句,以按四方上下,蓋俗體也。”

上梁的風(fēng)水習(xí)俗

俗稱“上梁”、“上椽”。莆仙人稱“埋樓古”、“架七頭松”,廈門稱“架中節(jié)”。上梁是民間建房過程中的重頭戲,俗話說:“一家不可無主,一屋不可無梁”。因此,各地上梁總是典盛禮隆。

在農(nóng)村,蓋新屋的農(nóng)民待屋架“起拼”后,便要擇吉日(一般為單數(shù)日)進山選定做大梁的樹木。伐梁木也有講究。在南平,要伐上部開叉的大樹為梁,砍樹時,不能讓其直接著地,要在地上鋪好樹葉再讓樹落下。連城人砍梁樹,一定要屋主親自出山,所砍梁樹要兩樹擇一,砍下時用其他小樹墊好,不讓直接倒地;永定人用石子墊在樹下。大田人所伐梁木旁邊要有小樹,代表主人會有后代。長汀人以偷伐而來的梁木為吉。梁木砍下后,去掉雜枝,便可抬回。連城習(xí)俗由12人合力抬回,每人需縛一條5尺長的大紅帶。南平人用紅紙包裹大樹干,用繩扎好,再由8名大漢不停歇地抬回。建甌等地在所伐梁木上蓋上紅毯,由6人鳴炮抬回,俗稱“迎梁”,抬梁者可受東家紅包。

梁木抬回后仍不能落地,或以繩子吊起,或?qū)⒘耗敬钤凇榜R”(用木頭交叉成的支架)上,以待上梁時用。這期間,禁止孩童跨坐梁上,尤忌婦女從梁上跨過。為避晦氣,有人在梁上貼“八卦”圖,祭灑雞血。

上梁前,照例要行祭拜之禮。所祭主神仍為“魯班先師”和“楊公先師”。古田人拜魯班時,設(shè)案求安,要作六角大木棰(俗稱發(fā)錘),用錘擊大梁頭,以避邪。霞浦習(xí)俗,行“謝魯班”禮時,備筆、墨、紙、硯與琴線祭魯班,另備傘、鞋、粉、頭梳、針線、鏡等祭魯班之妻“賢女”(傳說建房所用柱石是賢女發(fā)明)。此外,還要備“斗燈”(木斗裝谷,用紅紙半圍其上,內(nèi)豎一鏡一剪,點上香燭,供些避邪的銀紙)及豬頭等。閩東畬族的祭禮與之相近。通常是5樣菜,5樣果;魚、豬頭、酒、筆、墨、硯、傘、五色線、胭脂、“米篩鏡”(即“斗燈”)、香燭、元寶等,還要燃鞭炮。祭畢,把豬頭、一塊紅布、一把雨傘等祭品送給木匠。

上梁的時辰,各地不一,多是在半夜或黎明前,以“日出卯時”為佳,迷信者耽心白天人雜,若撞上孕婦或戴孝者易犯“沖”,甚為不利;且白天人多嘴雜,看熱鬧者難免說些不吉利話,故選夜里人少可避“沖”。也有選“正晌午時”的。羅源人多選在正午12時;福州近海地區(qū)以海潮漲滿時為吉。上梁時辰既定,東家遍告親友。到時親朋均會來幫,并帶來賀禮。長樂等地稱賀禮為“祭廬包”,有肉、面、燭、炮、毛毯等,至親者還要送紅彩綢一條,俗謂“掛紅”,另有粽母、粽子、小籃子、燈籠之類。

臨上梁時,要在梁、檁上貼橫批、豎聯(lián),用紅紙寫上“龍甲科鳳”、“吉星高照”、“上梁大吉”、“紫微駕到”、“萬年寶蓋”等吉語。并高懸燈籠(上書“百子百孫”等),點香燭,鳴炮“百響”。一些地方還殺豬宰雞,俗稱“打花”、“公雞剖紅”;閩西一帶稱之為“出殺”或“出煞”,目的是驅(qū)晦鎮(zhèn)邪。舊時,長汀人“出煞”,請風(fēng)水先生、木匠、石匠參加,3人共說“日吉時良,天地開張,年通月利,時候正當(dāng)”;夜里以“三牲”(雞、兔、豬)之血打花,從屋里滴到屋外,由石匠誦道:“荷葉(先師)出殺身,左手拿公雞,右手執(zhí)寶刀,此雞不是會犯雞。王母仙娘,待我壓殺雞,逢山山要過,逢水水漂流。此刀不是會犯刀,荷葉仙師使寶刀,天殺打到天上去,地殺打在地中藏。年殺歸年位,日殺歸日方,日殺時殺,一百二十四位神仙惡殺,這只雄花朱頂當(dāng)”。出煞時須保持肅靜,不出聲,不鳴炮。

上梁時,頂梁兩端分別由泥瓦工或木工各掌一頭抬起,用繩索或紅藍布做的“背帶”將其吊起,放到頂梁上(多從檐前扶梯處緩緩送上)。有些房主還選生肖較好(如屬龍、屬虎)的抬梁;尤溪、大田縣由母舅及德高望重、子孫昌盛的長者扶梁。上梁時,頂梁中間要披塊紅布或貼紅紙(莆田俗謂“貼春”或“綁紅肚”),懸一袋五谷種子,象征莊稼豐收。紅布兩邊一對紙燈籠象征出人丁。整個大梁披紅掛彩,裝扮一新。

民間有“壓梁”習(xí)俗。壓梁多用親友送來的谷子(裝入布袋)和紅布,寫上“紫微鑾駕”等字,壓在梁上。寧德一帶壓梁谷由外甥或小舅子送來,上梁后3日取下,屋主還谷或給谷錢。各地壓梁方法各異。連城常在雞血濺滴的梁上粘上12個銅錢,中間一個較大(現(xiàn)一般用硬幣代替)。梁兩端掛粽子、香、金銀環(huán)(用竹蔑作骨架,包上金銀錢)。大田人喜在大梁兩端壓上共計18元8角8分的硬幣,分成4疊,名為“鎮(zhèn)錢”(意“掙錢”,因“八”與“發(fā)”諧音)。建甌習(xí)俗,梁上放置麻、豆、谷、麥、明錢等“七寶”,中央貼“八卦圖”,兩端懸粽、紅酒、谷子、銀錢等壓梁。

當(dāng)屋梁兩端放正,錘入榫釘后,還要行“拋梁”儀禮,即從梁架上拋撒食物。閩北一帶多撒丟粽子、包子、爆米花、糖果、花生之類,建甌人謂之為“新厝開花”,“大吉大發(fā)”。福州地區(qū)由房主扔下水果糖、米粿、甜包等;莆仙人則把花生(象征出人丁)、龍眼丁(象征子孫當(dāng)官)、紅棗(象征“越過越紅火”)及硬幣撒下?;莅踩藙t只撒花生,俗云“撒花生,大出丁”?!皰伭骸睍r,圍觀的孩童蜂擁而上,一邊搶拾食物,一邊嬉戲,熱鬧異常。

福建民間上梁禮中最有趣的當(dāng)屬“喊梁”。喊梁也稱“呼龍”(民間傳說梁為“龍”的化身,故喊梁也作“呼龍”),即說吉利話;上梁時由工匠喊梁。上面由有聲望的師傅喊吉語,下面眾工匠齊聲應(yīng)答。閩西人稱為“呼梁出煞”。連城一帶“呼龍”時,由木工一手執(zhí)劍,一手執(zhí)雄雞,一邊揮劍,一邊呼喊咒語或吉語,下面的主人作答。如上呼“要財嗎?”“要喜嗎?”下答“要”。一呼一諾,很有情趣。主人還要在下面猛放鞭炮,鄰里也相應(yīng)放鞭炮,俗稱“接龍”。主人見狀,鞭炮燃放更熾,以免“龍”被四鄰接走。龍海一帶東家要堅持放到最后一炮,名曰“搶財”,為了“搶財”有時從半夜起梁一直鳴炮至天明。

除呼龍外,上梁時各地還有誦贊詞、唱喜歌的習(xí)慣。此俗古已有之。據(jù)《崇安縣新志》載:“宋時上梁,多為文祝之。文用駢語,寓頌禱之意。附之以詩,分上、下、東、西、南、北六章,每章冠以兒、郎、偉三字。近日均由木匠用成語致祝,無自撰者?!?民國《崇安縣新志》卷6《禮俗》)當(dāng)?shù)啬窘车纳狭涸姷溃骸白背弦蛔?,門前賺得萬斤糧……”。如今上梁祝詞的內(nèi)容仍與“福、祿、財”等有關(guān)。建寧上梁詞曰:“今日上梁大吉昌,五谷豐登財丁旺,春安夏泰永綢繆,萬代興隆富貴長”。尤溪上梁吉語稱:“吉日上梁,長發(fā)其祥,年年余慶,代代隆昌”。長汀一帶由石匠誦詞,高聲道:“梁頭發(fā)的千年富,梁尾發(fā)的萬年長。借問行東,要富要貴:一要大丁發(fā)萬口,二要五谷豐登,三要百生結(jié)千生,四要皇皇發(fā)福,五要五谷豐登,六要六畜興旺,七要牛馬滿山藏,八要榮華多富貴,九要九子狀元郎,十要福祿壽延長。荷葉、魯班、楊公祝慶后,財丁興旺萬年長”。其他如邵武工匠吟南宋李綱“上梁文”;福鼎木工念祖?zhèn)鳌棒敯嘟?jīng)”,也都膾炙人口,在諸多吉詞、歌謠中,最富特色的是福州地區(qū)流傳的一組上梁歌。茲錄于下:

拋梁歌

花梁建造有心機,雕刻玲瓏手藝奇,

號為丹桂廳堂梁,子孫代代步王基,

滿載蒼松山上栽,今朝移作棟梁柱,

他年貴子齊錦繡,定中魁元伴帝親,

今朝喜遇紫微星,又值天恩天吉星,

太陽拱照增福壽,吉祥如意樂長春。

發(fā)錘歌(打尖)

手捧尖齒在高堂,魯班臺下串扇桁。

吉日良辰當(dāng)發(fā)齒,錘開齒發(fā)福壽辰。

一聲錘響透天庭,二聲錘響保安寧,

三聲錘響生貴子,四聲錘響福壽齊。

今日發(fā)錘正當(dāng)時,魯班先師叫我來,

金錘打山山存案,銀錘打水水成冰,

銅錘打龍龍滾水,鐵錘打虎虎過山,

魯班賜我雄錘打,打去兇神來吉神。

安梁歌

吉日良辰安棟梁,手提棟梁發(fā)丁祥,

此梁乃是深山出,沐浴雨露共太陽。

經(jīng)過良工山崖造,獻給您厝做棟梁,

先安梁頭添財寶,后安梁尾納千祥。

整個上梁過程,歌吟不絕于耳,由“扶蘇”(大師傅)主唱,眾雜工分列兩旁隨唱。圍觀者在一旁喝彩。

精品測算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