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南中秋拜拜是拜什么 中秋節(jié)耍祿仔是什么意思
時間: 2023-09-06 14:51 來源:未知
中秋節(jié)又被稱為月餅節(jié),有吃月餅的習俗,而月餅象征大團圓。閩南中秋節(jié)拜拜是拜什么?中秋節(jié)耍祿仔是什么意思?中秋節(jié)是我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點擊華易網(wǎng)一起查看更多內容。

閩南中秋節(jié)拜拜是拜什么

閩南中秋節(jié),一般拜月娘、拜先祖,也有地方拜天公。
一、拜月娘
閩南地區(qū)和其他地方一樣,斗有拜月祭月的習俗,即拜月娘。
拜月,設大香案,擺上月餅、西瓜、蘋果、紅棗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。在月下,將“月神”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,紅燭高燃,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,祈求福佑。
二、拜先祖
閩南地區(qū),過中秋節(jié)會祭祖拜先祖,一般是在家拜先祖和逝親的牌位,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去墓地祭拜。
拜先祖的供品,一邊在祭拜結束后會收下來,由家長分給大家吃。也有的地方會將供品重新烹調,作為中秋夜團圓飯的料理。
三、拜天公
閩南一些地方的人,在拜月之前會拜天公。
天公即玉皇大帝,是天界地位最高的神,在閩南地區(qū)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因為人們認為月神也歸天公管,所以在拜月前要先拜天公,以示尊敬。

中秋節(jié)耍祿仔是什么意思

耍祿仔是中秋節(jié)的習俗之一,是兒童的習俗活動。
過去中秋節(jié)在兒童中,十分流行耍祿仔的游戲。耍祿仔是以柚子殼刻通花,中可懸燈,兒童提著成群結隊游樂,或提著各種動物、瓜果形狀的燈色,沿街踏歌而行,一邊唱著“耍祿歌”:“耍祿仔,耍祿兒,點明燈。識斯文者重斯文,天下讀書為第一,莫謂文章無用處,古云一字值千金,自有書中出貴人……”兒童們在盡情游樂之后散去,便會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。

中秋節(jié)賞月、追月的習俗

賞月和追月的習俗,來源于中秋節(jié)祭月。
據(jù)說中秋夜這天的月球距地球最近,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顯圓最亮的日子,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;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,以寓圓滿、吉慶之意。
而過了中秋這天,還有“追月”的習俗。所謂“追月”,即是過了農(nóng)歷八月十五,興猶未盡,于是次日的晚上,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,繼續(xù)進行賞月的活動,名為“追月”。
除了賞月以外,部分地區(qū)(如最有名的錢塘江地區(qū))還有在中秋節(jié)時期“觀潮”的習俗。在古代,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,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,每年都會舉行相應的活動。
精品測算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