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姚的名人
時間: 2015-05-23 21:56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姚姓,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01。2007年姚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51。

20130623132528_KXCtP.jpg

歷史上部分姓姚的名人

后秦武昭帝姚萇(330-393),字景茂,南安赤亭(今甘肅隴西西)人,羌族。十六國時期后秦政權(quán)的開國君主,384-393年在位。姚萇是羌族首領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,姚襄之弟。

后秦文桓帝姚興(366—416),字子略,赤亭(今甘肅隴西西)人,羌族,后秦武昭帝姚萇長子。394—416年在位。姚興在前秦時任太子舍人。后秦建國后立為皇太子。姚萇每次出征都留姚興守常安。393年姚萇死時正值苻登攻打后秦,姚興密不發(fā)喪,待至次年擊敗苻登后才即帝位,改元皇初。姚興在位22年,勤于政事,治國安民。重視發(fā)展經(jīng)濟,興修水利,關心農(nóng)事;提倡鑻忕瑺姹斗鸞毯腿逖?,广建寺院?

姚思廉(557—637),字簡之,一說名簡,字思廉,吳興(今浙江湖州)人,唐朝初期史學家。約生于梁末陳初,在八十歲左右去世。世居吳興(今浙江湖州)。他隨父姚察在陳朝滅亡后到隋朝做官,遷至北方,故兩《唐書》中《姚思廉傳》稱其為京兆萬年(今陜西長安縣)人。

姚崇(公元650年-公元721年),本名元崇,字元之,避唐玄宗“開元”年號諱,改名姚崇,河南三門峽陜縣人。父姚懿,曾任硤石縣令,祖籍江蘇吳興,因先輩世代在陜州為官,遂定居陜州硤石(今屬河南三門峽陜縣硤石鄉(xiāng))。崇出身于官僚家庭。年輕時喜好逸樂,年長以后,才刻苦讀書,大器晚成。歷任武則天、唐睿宗、唐玄宗三朝宰相,有“救時宰相”之稱,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宰相。特別是在玄宗朝早期為相,對“開元之治”貢獻尤多,影響極為深遠。

姚璹(632—705),字令璋,贈太常卿姚思廉孫,武康(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)人。

姚樞(1201~1278),字公茂,號雪齋,又號敬齋,柳城(今河南西華,一說屬廣西)人,后遷洛陽,元初重臣和著名理學家。姚樞本是金朝人,天資聰穎,志向遠大,以勤奮好學著稱于世。1232年,姚樞與另一名儒士楊惟中北投蒙古窩闊臺汗,得到賞識與重用。自此,他為蒙軍的揮師南下,為保存弘揚中原傳統(tǒng)文化,特別是為程朱理學的恢復、傳播并使之發(fā)揚光大,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。

姚廣孝(1335~1418)元末明初政治家、高僧,出自顯赫的吳興姚氏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出家為僧,法名道衍,字斯道,自號逃虛子。漢族,蘇州長洲縣(今江蘇蘇州)人。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、詩人,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時代起的謀士、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。

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與方苞、劉大櫆并稱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傳,一字夢谷,室名惜抱軒(在今桐城中學內(nèi)),世稱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進士,任禮部主事、四庫全書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辭官南歸,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、江南紫陽、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。

姚名達(1905--1942)字達人,號顯微,江西興國縣人。清華國學院畢業(yè),中國現(xiàn)代史上著名的史學家、目錄學家,史理學創(chuàng)始人。是中國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第一個勇赴國難、壯烈殉國的教授。其一生勤勉刻苦,著述宏富,在中國史學、目錄學界,以忠誠正直,學有創(chuàng)見而享譽。著《目錄學》等書16部??谷諔?zhàn)爭期間任江西中正大學教授,組織師生戰(zhàn)地服務團,親赴前線,在新干縣與日寇搏斗中英勇犧牲。

姓姚的男明星:

姚忠禮、姚安濂、姚淳耀、姚櫓、姚奕辰、姚元浩、姚明、姚闊等等。

姓姚的女明星:

姚馨茜、姚瑩瑩、姚子羚、姚晨、姚貝娜、姚芊羽、姚星彤、姚樂怡、姚笛、姚婷婷、姚采穎等等。

寶寶起名
  • 寶寶姓氏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
上一篇:姓賀的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