佘姓氏的家譜記載和郡望堂號
時間: 2016-07-25 10:28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
這個姓氏的祖先出自于遠古三皇之一人皇氏的后裔,源流一,這個是以祖先的名號作為家族的姓氏的,這個姓氏在古代時期是有十分大的影響力的,接下來就讓我們的華易算命網(wǎng)的小編來告訴大家佘姓氏的家譜記載和郡望堂號吧!

佘姓氏的家譜記載和郡望堂號

佘姓氏的家譜記載著什么

湖南石門吳佘族譜,著者待考,清同治三年(公元1864年)木刻活字印本?,F(xiàn)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。

安徽歙縣雁門佘氏宗譜六卷,(清)佘逸、佘炎纂修,民國九年(公元1920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始祖為[東晉]佘諷,始遷祖為[宋]佘承?,F(xiàn)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(wǎng)站檔案館。

湖南石門佘姓氏族源流,(民國),民國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油印本?,F(xiàn)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。

湖南邵東佘氏五修族譜,(現(xiàn)代)闔族編修,1995年計算機排印本。現(xiàn)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。

湖南邵陽佘氏光宗懷遠錄,(現(xiàn)代)佘炳南主編,1999年計算機排印本。始遷祖為[唐]佘湖山,本支祖為佘玉?,F(xiàn)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(wǎng)站檔案館。

佘氏的郡望堂號分別有什么

堂號,本意是廳堂、居室的名稱。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,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。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,在其宗祠、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,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,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,區(qū)分族屬、支派的標記;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、敦宗睦族的符號標志;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(xiàn)。

所以,堂號和郡望一樣,都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疇。也是中國人進行尋根問祖時不可不先熟悉的一個概念。

郡望

雁門郡:戰(zhàn)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,秦朝、漢朝沿用,治所在善無(今山西右玉),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、五寨、寧武、代縣一帶。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(今山西代縣),此后多以雁門為郡、道、縣建制戍守。雁門關(guān)之稱,始自唐朝初期,因北方突厥崛起,屢有內(nèi)犯,唐朝駐軍于雁門山,于制高點鐵裹門設關(guān)城,戍卒防守。

新蔡郡:原為周朝呂國的地域,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。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,故名,也稱為新蔡。漢朝設置新蔡縣。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,即治新蔡(今河南新蔡),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。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為廣寧郡。隋朝時期又改名為蔡州。

新鄭郡:即今河南省的新鄭市。(公元前806年),周宣王封弟弟姬友于鄭(今陜西華縣),曰鄭桓公,此鄭建國之始。東周初鄭武公遷都于此,曰新鄭(今河南新鄭,距鄭州市三十八公里),以別于原陜西省之鄭地。戰(zhàn)國韓國滅鄭嘗都于此,當時為韓哀侯二年(甲子,公元前357年),秦過置新鄭縣,又分置苑陵縣,同屬河南郡。晉省新鄭入苑陵郡地。隋朝開皇十六年(丙辰,公元596年)復置新鄭縣,隋朝大業(yè)初年(乙丑,公元605年)省苑陵入新鄭,后不復變。唐、宋諸朝以來或?qū)汆嵵荨⒒驅(qū)匍_封府、或?qū)兮x州,時有變動。明、清兩朝時期隸屬關(guān)系亦多有變動,自清朝乾隆六年(辛酉,公元1741年)又改屬開封府,后直至清朝末期不再變。民國初期,新鄭縣屬開封道,以后撤道,直屬省轄。

堂號

新蔡堂:以望立堂。

新鄭堂:以望立堂。

雁門堂:以望立堂。

寶寶起名
  • 寶寶姓氏
  • 出生日期
  • 出生時辰
  •     性   別